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女性治療師被害恐懼研究-以性侵害犯罪人社區處遇治療為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1092

● 中文摘要:

 

      性侵害犯罪人社區處遇女性治療師,接觸性侵害犯罪人的頻率較一般民眾為高,被治療個案犯行多以女性為主、累再犯比例偏高、年紀青壯年之男性,在治療機構與其他輔助資源不足(如:警衛、硬體等),可能使治療師暴露於被害情境之下,間接加深治療師的被害恐懼感。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1)女性治療人員在治療性侵害犯罪人時犯罪被害恐懼感之自我覺察。(2)分析女性治療人員治療性侵害犯罪人時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產生因素。 本文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全國女性治療師為問卷調查對象,回收有效樣本總計71份。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治療師的專業身分以社工人員與臨床心理師佔多數,教育程度以大學以上畢業者居多,多數治療師為被指派參與,年齡大多介於26歲至45歲之間。研究發現社工人員被害恐懼最高,軍方醫院專業人員被害恐懼最高,其次是私立醫院,公立醫院最低;年齡與被害恐懼差異來源為31歲至40歲大於41歲至50歲。在治療情境中,愈不擔心自己成為受害者、愈不害怕閱聽案情被害恐懼感愈低;機構、家人支持度高、專業訓練愈多則被害恐懼感愈低;治療時移情作用愈多,愈在乎性侵害犯罪人的特殊性,則被害恐懼感愈高;治療場所未設有監視器或治療處所位置不明顯,被害恐懼感也愈高。 研究主要建議為:(1) 治療環境安全之標準化。(2) 治療人員之職業安全教育訓練。(3)減少被治療者移情作用。(4)注意治療師個人安全資料的維護。(5)增加機構對治療師的關心與支持。(6) 落實性侵害業務治療師的認證制度。(7) 固定的治療處所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78786m

 

●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