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我國人口販運被害人保護政策發展探析:(3+1)i決策模型之應用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731

​● 摘要:

 

  人口販運兼具跨境性與組織性兩項特質,其所生暴利相當可觀,次於毒品與軍火走私,為全球化進程所衍生之負面效應。而人口販運對基本人權與人性尊嚴戕害至鉅,堪稱「現代的奴隸制度」。 面對跨國(境)人口販運問題,國際社會發展出的防制策略涵蓋「預防」(prevention)、「保護」(protection)、「查緝起訴」(prosecution)以及「夥伴關係」(partnership)。我國當局的防制重點亦循其四步驟:由初始的犯罪預防,到對受害者的妥適保護,及對加害者的查緝起訴,並加強與非政府組織之合作交流,俾提升政府全面的執法效能。 為了呼應世界人權保障標準,我國於防制人口販運之進程愈漸著重被害人保護的環節;經過數年努力,已然呈現出稍具規模的政策網絡。申言之,本文著眼被害人保護觀點(victim-centered perspective),透過問題詮釋面、規範探討面及機制發展面等各層面論述,以描繪出我國人口販運被害人保護政策之發展脈絡;並將之帶入(3+1)i決策模型,以探討政策的回饋與效能。

 

●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b97wpd

 

●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