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犯罪預防模式之分析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949

● 中文摘要:

 

  研究犯罪學除了找尋犯罪原因之外,另個目的是要預防犯罪。本研究採廣義的犯罪預防,係指目的是為達到減少、抑制、防止犯罪發生之直接、間接能夠消除犯罪原因、條件的活動或措施。因此,預防措施包含了犯罪發生前之種種干預介入及犯罪發生後的矯治教化措施。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方式整理歸納學者們據相關犯罪學理論所提出的犯罪預防模式並加以評析後,試以學者的觀點為基礎,提出完整的犯罪預防模式應涉及哪些層面,俾以提供日後於政策規劃時參考方向。
  本研究認為完整的犯罪預防模式應本著治標與治本策略之兼重、並採多元聚焦方式進行,分為「刑事司法犯罪預防」、「情境犯罪預防」、「社群犯罪預防」和「發展式犯罪預防」四個面向。發展式犯罪預防和社群犯罪預防屬治本、長遠性之策略,發展式犯罪預防係透過早期辨識與介入關懷輔導的方式,避免今日少年犯成為日後慢性習慣犯,目前聚焦於高風險家庭之關懷輔導處遇計畫,社群犯罪預防則以社區作為凝聚共識、重建價值觀、道德的單位,雖然是以社區作為預防犯罪單位,然社群的概念則是集中在於內在較為抽象的意識改善及凝聚,而非外在環境之增進改善;而情境犯罪預防與刑事司法犯罪預防則為能立即見效的治標策略,情境犯罪預防係指透過對物理環境改善方式改變犯罪機會而使犯罪不發生的策略,而刑事司法犯罪預防為國家壹正式社會控制機制,應將此置為為犯罪預防模式中最後一道防線為妥。

 

●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922wkf

 

●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