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犯罪預防策略之研擬-基於犯罪類型對治安及衝擊感受之影響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713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問卷調查及實證分析,擬藉由管理學上有關策略規劃的理論知識,由十種犯罪類型,並以南部七縣市為例,探討治安影響在犯罪類型經常發生率的認知差異、犯罪類型對環境品質與安全的影響感受程度及對警方事後處理方式滿意情形等三面向,暨衝擊影響在犯罪類型發生於有形及無形衝擊等兩面向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治安方面:在十種犯罪類型中,除詐騙(財)及公共運輸設備毀損竊盜案外,於民眾與警察之間有非常顯著差異、衝擊方面:則以殺人、強盜搶奪、擄人勒贖、性侵害案等暴力犯罪,民眾與警察之間有非常顯著差異,顯見治安策略未能適時針對民眾急迫觀點來反應制定。2.民眾容易受近期內重大治安事件的發生或經由媒體大肆報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民眾對於犯罪類型對衝擊程度之感受;而警察基於專業的素養、法律規定、與刑案的發生破獲壓力影響考量下,相對的會較專注於轄區內重大指標性犯罪案件的發生,與民眾有截然不同之認知。3.在民眾對警方的事後處理方式滿意度方面,部份仍然受到經常發生之犯罪類型及犯罪類型對環境品質與安全影響程度而左右。4.綜合民眾、警察在治安方面三面向及衝擊影響方面等兩面向的觀察,發現現行犯罪預防策略確實未能針對民眾的需求而擬定及執行。5.犯罪預防策略應是通盤考量整體治安環境而設計,而非僅針對重大或認為將影響觀感之個別犯罪類型來因應制定預防方針。
  本研究主要貢獻在於,根據上述結論印證Tony Grundy(2004)的策略循環理論提出整體犯罪預防策略矩陣:計劃型策略、緊急型策略、應變型策略、除垢型策略,有別於一般研究僅針對個別的犯罪類型提出犯罪預防相關策略,而非整體性的建議。本研究將有助於警政單位針對地區特性確實解決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供決策者制定治安策略時之參考。

 

●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j6ycmy

 

● 資料連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