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住宅犯罪預防之實証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737

● 中文摘要:

 

  根據淮南子修務訓記載:『舜作室,築牆茨屋,辟地樹殺,令民皆知去嚴冗,各有家
室』。其目的當在使民居有定所,成就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在西方的政治思想中,
國家之成立系基於被統治者的同意,政府的權力來自於全體國民的授權;而國家成立
之目的在於建設一個安和樂利之社會,保護國民生命財產之安全,使人人有免於恐怖
之自由;而住宅系個人之城堡(Castle),是每個人生活的重心,生命財產安全之所系
,具有保護生命、財產和私密的功能,更不允許受到侵犯,是故歐美各篝國家對於住
宅之保護不遺餘力,其法律規定亦甚周密。
  對大多數安分守已的民眾而言,住宅是生活的重心,停留時間最長,住宅安全有保障
,才能免除大部分犯罪的恐怖,所以社會治安,應從保護住宅安全做起。
  本篇論文乃是希望透過理論的探討和實証的調查,提供一般民眾和警察機關參考。
  本論文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緣起、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本研究之特點及其
限制、住宅犯罪研究之研究價值。
  第二章住宅犯罪研究之理論基礎,首先說明中美日住宅犯罪現況,第二節闡述住宅犯
罪之犯罪模式,第三節探討住宅犯罪之相關理論,第四節則提出本研究之觀念架構。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過程,闡明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抽樣設計及資料分析方法。
  第四章住宅犯罪被害現況分析,針對住宅犯罪被害率、住宅犯罪被害現況之特性進行
分析。
  第五章住宅犯罪影響因素之分析,分別針對住宅環境、住宅建築、鄰里關係、社區組
織、警察作用、家居生活、財富因素、預防設施與住宅犯罪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
  第六章住宅犯罪之判別分析,採用判別分析法,將觀測樣本截然分開為會被害與不會
被害兩個群體,檢討判別錯誤個案之住宅特性,并估算每一住宅犯罪風險。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就本文的發現作成結論,并分別對一般民眾及警察機關提出建議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534zvu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