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住宅區空間配置型態與犯罪預防之研究---以台灣某城市為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1-07-27
  • 資料點閱次數:462

● 主管機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執行機構:逢甲大學建築系 

● 研究期間:9308 ~ 9407

● 中文關鍵字:

環境設計; 住竊盜; 空間型構分析; 多變統計分析 

● 英文關鍵字: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idential burglary; Space syntax; Multivariate analysis 

● 中文摘要:

住宅區犯罪與安全防範議題於近年頗受世界各國重視,歐美等國政府試圖制 定各項防範措施以解決住宅區犯罪問題,唯大多著眼於社會經濟與法律制度等層 面之相關策略。然而,針對住宅區空間提出有效對策者鮮少矣,乃因此類研究存 有諸多困難,以致難獲具體研究成果。 有關本議題研究之主要困難,首先是難以確立環境特徵因子為獨立於社會因 子之外的犯罪動機影響源;其次,環境特徵因子本身包含諸多要素(如侵入點的 隱蔽程度、房屋類型、座落位址.等),而其各種組合情境對犯罪率影響之研究 過於繁瑣以致難以釐清;最後,則是個案詳細犯罪紀錄之取得不易,然而缺少此 類資料,將無法獲得具體研究成果。 本研究試圖克服前述困難,將以國內某一住宅區之竊盜率及汽車竊盜率與 環境特徵兩者間之關聯作深入探討。而研究方法則以空間型態分析(Space Syntax)為主要分析工具,加上警方提供相關之犯罪個案詳細紀錄,首先對社會 經濟因子作控制,並以多變量統計分析進行研究,以釐清環境特徵情境與犯罪率 之關聯,期能藉由本研究整理出住宅區空間配置型態綱要,以達犯罪防範之目的。 

● 文章連結: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983280

● 資料來源:

GRB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