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社區犯罪基圖在機車竊盜犯罪區位特性之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1-07-27
  • 資料點閱次數:509

● 主管機關:內政部

● 執行機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 研究期間:9607 ~ 9612

● 中文關鍵字:

機車竊盜;地理資訊系統;犯罪基圖;區位特性 

● 中文摘要:

綜觀犯罪現象具有其時間、空間與屬性要素,故在犯罪學研究領域中引用地理學之「空間傳統」、「生態傳統」與「區域傳統」相關概念對犯罪現象加以研究,不但可解釋傳統犯罪學研究中所無法解釋之問題,更可豐富犯罪學之理論與知識。伴隨科技進步、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興起與地理資訊的大量積累之今日,善用資訊技術進行犯罪研究係當前學術界重要發展趨勢之一。透過科學化之「犯罪地理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完善犯罪學之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並有效運用於解釋犯罪現象與解決犯罪問題。 「機車竊盜」對民眾的安全感與對地區治安的觀感侵害極大,故本研究對台北市機車竊盜犯罪情況進行分析,運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提供之犯罪發生地址資料進行地理編碼,建立機車竊盜犯罪點分佈圖(crime event maps)。藉由GIS空間分析(spatial analysis)方法,找出犯罪高度集中區,即犯罪熱點(hotspots)之所在,可協助警方掌握台北市機車竊盜犯罪的空間分佈型態。並透過不同年度(1997- 2006)的機車竊盜犯罪空間分佈型態進行視覺化(visualization)處理,從空間與時間面向,歸納出機車竊盜犯罪空間的變遷趨勢。另透過田野調查與個別訪談方式,以歸納、分析區域中造成機車竊盜犯罪發生的主要因子,研究結果顯示:機車竊盜高密度區域,均具有非主要交通幹道、舊型住宅區、狹小街道林立、人口密集、流動人口多、往來人口多以機車代步、夜間因人少或監視器少導致監控不足、被害人缺乏犯罪預防觀念等特性。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對有效之機車竊盜犯罪防治策略,提出下列建議:欲有效降低機車竊盜猖獗情形應從「管理易犯罪區域」、「強化標的物防竊功能」、「加強累犯監控」三方面著手。在管理易犯罪區域部分,依據情境犯罪預防觀點,加強大量停放機車之犯罪產生地標的物之保護、減少犯罪吸引地之吸引力以阻止潛在犯罪者入侵、對於監控力弱之犯罪促進地強化防衛、監督或地區管理;在強化標的物防竊功能部分,警方代保管未拔之機車鑰匙、加裝暗鎖或大鎖以增加犯罪困難度、強制機車烙碼以阻斷銷贓管道降低犯罪獲利;在加強累犯監控方面,針對機車竊盜累犯進行電子監控或加強查察以降低其犯罪動機。 

● 英文摘要:

Taking a broad view of the criminal phenomenon has its time , space and attribute, so we study the criminal phenomenon in the criminology research field to quote the geography concepts with Space Tradition , Ecological Tradition and Regional Tradition, not only the question that can explain in traditional criminology, but also enrich theories and knowledge of criminology. Today, following progress with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rising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e study the crime with perfect GIS technology that current criminology field consider one of important departments. Through measuring the Criminal Geography, we can change traditional criminology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some levels, and apply to explain the criminal phenomenon and solve the criminal problem effectively. 

● 文章連結: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446640

● 資料來源:

GRB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