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毒品犯罪者社會控制與再犯之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6-10
  • 資料點閱次數:249

 中文摘要:

 

  鑑於近年來毒品犯罪問題,尤其是再犯率高居不下,有愈來愈嚴重之趨勢,對社會治安影響甚鉅。本研究廣泛蒐集有關影響再犯相關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試圖以犯罪學社會控制理論、一般化犯罪理論、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之觀點為研究基礎,探討毒品犯罪者之犯罪、再犯與終止犯罪之原因,找出終止犯罪之機制,提供毒品犯罪者及其家人、相關單位參考,以減少再犯情形。


  本研究採質為主、量為輔之研究取向,由於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吸毒犯罪者之生命歷程及社會控制狀態對於其再犯之影響,此方面若以量化調查方式所得資訊有限,且難以深入了解生命歷程全貌與社會控制狀態,因而主要採質化研究方式進行。

  在量化方面,為縱貫性研究,主要以林健陽、陳玉書等於2000年至2002年間進行國科會「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施行後毒品犯罪者矯治成效之研究」中,對於曾受強制戒治者之社會控制情形,包括:家庭附著、家庭疏離、工作情形與不良交友及犯罪經驗,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並於2007年追蹤原研究樣本之再犯情形,包括:有無再犯、再犯類型、再犯次數、再犯存活時距等作為依變項,並進行統計分析,以求其變項間之關係,找出影響再犯之因子。結果發現:過去不良交友、是否曾因毒品入獄、入戒治所前服刑次數與有無再犯有關;過去家庭附著、家庭疏離、工作滿意度與再犯類型有關;過去不良交友、是否曾因毒品入獄、入戒治所前服刑次數會影響再犯次數;而戒治原因則與再犯存活時距有關。


  質化研究部分,深度訪談毒品再犯者四人與終止再犯者兩人,訪談主要目的在探求毒品再犯者與終止再犯者之生命歷程、犯罪歷程、促發犯罪之原因、吸毒後之影響、持續與終止再犯之原因等。結果發現再犯者與終止再犯者間主要五部份有明顯差異:(1)家庭與婚姻狀況;(2)交友狀況;(3)工作狀況;(5)信念與意志力;(5)學習態度。而終止再犯者得以戒毒之支持機制為:(1)家庭與婚姻支持;(2)隔絕不良交友;(3)正向信念與意志力;(4)穩定而滿意的工作;(5)宗教信仰;(6)抱負目標等。質化研究結果與社會控制理論之主張符合,顯示社會控制確實能影響毒品犯罪者再犯與終止。質化研究中並分析研究對象之犯罪歷程與社會控制情形及其影響力,整理建構成毒品犯罪者社會控制與犯罪歷程之理論模式。


  最後根據研究之結果,針對家庭、學校、戒治處遇及創造新環境等,提出研究建議,希冀能減少社會上毒品犯罪與再犯之情形。

 

●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kzw89w

 

 資料來源: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