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我國毒品犯罪抗制政策之探討—以「斷絕供給」實務運作為分析核心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6-10
  • 資料點閱次數:410

 中文摘要:

 

  目前毒品氾濫、吸毒或販毒有年輕化趨勢,造成犯罪率增加,許多犯罪事件,大到綁架勒贖,小至偷水溝蓋,均是毒品惹的禍,愛滋病三分之二與毒品有關;94年各地檢署新收偵查毒品人數高達85970人。2005年衛生署第一次施行全國問卷調查,估計濫用藥物至少21萬人,並承認這是最保守估計,實際情況更嚴重。從毒品氾濫情形,社會成本的付出、人力資源的耗損以及對於社會造成的危害程度,實應從毒品犯罪現況、特性及趨勢,針對我國毒品犯罪抗制政策作深入探討。


  本研究即以抗制政策中的「斷絕供給」部分為探究焦點,兼採主、客觀的評估角度,自偵查同仁查緝走私與製造毒品等「斷絕供給」的實務經驗中,探討「斷絕供給」抗制政策的執行現況、成效、問題焦點及可能的解決之道。


  在研究方法上則採行「文獻探討法」與「案例分析法」作為資料研究方法的主軸,另以「比較分析法」、「判決分析法」、「焦點深度訪談法」與「內容分析法」作為輔助性的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由我國當前毒品氾濫及毒品犯罪情況分析,目前毒品問題的趨勢符合國際化、團夥化、武裝化、隱蔽化、專業化、嚴重化、科技化、多元化、年輕化的世界性共同特徵。「斷絕供給」取取向之抗制政策,在實務經驗裡,無論法令、判決、組織、分工、執行、成效樣樣皆有窒礙難行之處,深受法律判決、組織制度與人員設備的綜合性影響,詳如我國立法速度太落後、法令太寬鬆、法令配套措施不全、判刑太輕太慢、交保太多、假釋太易、國際緝毒合作不健全、缺乏專責緝毒組織與專業領導者、組織人力不足、缺乏金融與語言人才、緝毒週邊協力組織不夠嚴謹、情資系統不佳、監聽技術遭遇瓶頸、跟監設備不實用、績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獎懲辦法激勵性不高及欠缺實用之「毒品危害統計指標」。


  事實上,犯罪、刑罰、組織與查緝,都都是「人為」的,所以經由第一線查緝人員之感想,可理解最根本的需求而加以有效改善。因此,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之主要建議為:1. 盡快建立查緝走私與製造毒品的專責機構及負責者。2. 同步健立相關規範並改善行政程序。3. 採取策略性查緝思維。4. 建立毒品危害統計指標。

 

 文章連結:

 

https://hdl.handle.net/11296/8myeqr

 

 資料來源: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