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公私協力與治安-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南投市區竊盜犯罪之空間分析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176
1980 年代以後,在新治理主義與新經濟理論思潮影響下,政府與民間社會團體日益發展為一種協力夥伴關係。以往政府的公共服務或提供財貨扮演著主要供給角色,然而現今社會資源有限,維持一個全能政府勢屬不能。為達成有效治理,不論政府的層級為中央或地方,已逐漸建立一種政府與社會新的公私協力的互動模式,強調多元參與、網絡管理與合作。基本上,治安的維護是一種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工作。而推動社區守望相助巡守工作已是當前各國運用民力防治犯罪相當重要的一環。犯罪現象是社會一直存在的問題,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即不斷地探討其原因,研究解決對策。針對犯罪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學界與實務界已經累積相當多的知識與經驗,然而隨著科技發展與社會日趨複雜,對於相關犯罪的研究始終充滿著期待與挑戰性。本研究即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為GIS)途徑,針對南投市區竊盜犯罪發生的空間區位探討公私部門巡守的可能效用,透過資訊科技的實證方法檢視公私協力治安運作的情形。 根據日常活動理論、理性選擇理論等相關環境犯罪學理論,本研究分析南投縣南投市區95-98 年竊盜犯罪之犯罪地點,了解公部門警察機關巡邏與私部門協力巡守對治安的效果,探討犯罪與環境之關係,並進一步針對維護治安提出建議與具體策略。本文研究假設有: 1、南投市區竊盜犯罪在空間分布上有群聚現象; 2、南投市區竊盜犯罪之熱點區域與環境地點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 3、社區有無成立守望相助隊與社區內竊盜案件發生數有關; 4、公私部門協力運作之巡邏箱、巡邏線週邊竊盜案件發生數會減少。 透過GIS 圖層(layer)方式呈現犯罪斑點空間分布,並進行平均最近鄰分析(Average Neareast Neighbor)、核密度(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以及將公私部門巡邏箱(線)與犯罪熱點、密度圖進行環域(Buffer Analysis)、套疊(Overlay)等分析可知,95-98 年南投市區內之竊案犯罪點分布狀況屬於群聚分布型態,有聚集現象。犯罪分布集中在生活機能較方便之市中心人潮、財物聚集區域,以及主要道路台三線彰南路、南崗路等逐漸向外擴散。各年犯罪密度區塊面積範圍有些差異,或是稍微平移,然而,整體觀之,四年犯罪密度區塊變化不大,犯罪與空間環境基本上有某種關聯性。 經分析與討論巡守隊成立前後巡邏箱、巡邏路線週邊竊案數量與比例變化之情形、比較四年各里的竊案數量、犯罪率(每十萬人口竊盜案件發生數),大體上均能符合本研究之假設,社區成立守望相助隊協力治安對竊盜案件發生數的降低有幫助;公私部門運作之巡邏箱、巡邏線周圍竊盜案件發生數會有減少趨勢,本研究初探的結果,社區巡守隊有其相當的協力效果。 有關具體治安策略與建議,就維護治安人力需求而言,公私協力治安的策略確實值得政府部門更進一步的思考與投入。再者,GIS 可讓研究人員清楚瞭解到犯罪現象或問題在轄區時間空間發展情形或變遷狀況,使巡邏勤務安排更具備明確、多元與科學性,發揮主動偵查及預防犯罪的功效,建議推動GIS 等資訊科技系統應用以增加公共政策方案多元評估的可能性。此外,強化公私部門對話討論機制,彈性調整巡邏箱位置與勤務時段,以更能符合真正治安狀況,謀求合產增效的效果。最後,公私部門的巡邏策略,建議加強犯罪熱點範圍的配套規劃與資源整合,重新調整分工,打破既有分駐(派出)所責任劃分,結合多個派出所、多個巡守隊,以犯罪熱點小區域密集偵防勤務,複式交替巡邏,形成治安區塊維護網絡,發揮最大的效率與效能。 GIS 在研究上確實能發揮處理龐大空間資訊的功能,使研究者能根據需要,在電腦螢幕上疊合、重組或抽離各種空間資訊,迅速掌握空間環境各種訊息之相關性。因此,本研究雖有諸多研究方法等等的限制,但仍獲得部分傳統方法無法達成之效果。

資料來源: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7412416852689444497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