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女性竊盜犯生命歷程之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147
男性與女性犯罪行為,從古到今,不論是嚴重性或數量,都呈現男性大於女性的情況,即使是較輕微的偏差行為,也呈現相同情形。然而,工商社會快速發達,教育普及,現代女性走出家庭,投入就業市場的比例大幅增加,也造就了與以往文化、時代、價值不同的轉變,女性犯罪情況長期呈現微幅度成長的趨勢,尤其是在竊盜方面,穩定成長的竊盜犯罪人數顯然成為治安的隱憂。也因如此, 本研究主要目的,以女性竊盜犯罪為主題,探討女性竊盜犯自小至成年時期之重要生命事件,以及轉折點對其犯罪的影響、試圖建構出本研究關於女性竊盜犯生命歷程之演變發展模式、增加本土女性竊盜犯之文獻參考的價值。 然而,本研究運用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方法,以各縣市警察局防治科目前所列管之女性竊盜犯,挑選出3位「記事一」受訪者及3位「記事二」受訪者,共計6位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以探索我國女性竊盜犯罪人之犯罪生涯動態、重要生命經驗與竊盜歷程,以此提出控制措施建議。 經訪談後研究發現,女性竊盜犯之生命特徵分為:原生家庭結構不完整,經濟條件不穩;學校教育上,學習意願低落、成績不佳、同儕與師生關係不好;工作及交友關係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婚姻及無婚姻同居關係等4個生命特徵都是影響女性從事竊盜犯罪之因素。至於各理論對照與支持程度亦隨訪談內容而有不同程度支持。最終生命歷程理論,可否做理論整合之探討?研究者將學者「完形犯罪預防理論」引進,並加以論述。 最後,研究建議應營造和諧家庭,改善教育與社會支持,並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將可有效控制女性竊盜犯罪問題。其內容區分四大部分,在家庭方面:加強親職教育的輔導,鼓勵父母親協助兒童抗拒犯罪引誘,勇於面對兒童偏差行為。在學校方面:改善師生關係,避免對學生貼標籤,真誠的關懷學生,防止逃學中輟。在社會方面: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加強對偏差行為者的輔導就業。價值觀方面,女性在傳統家庭角色中扮演相夫教子之角色,並無經濟所得能力,離婚是女性竊盜犯罪激增之主因,若僅依賴司法威嚇之功效,必定無法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發揚兩性工作平等,促使女性有獨立經濟能力,方為可行之道。

資料來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tgIBv/record?r1=10&h1=5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