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兩岸詐欺犯罪之政治經濟分析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106

中文摘要:

 

兩岸關係隨著科技進步、經貿發展、互賴程度加深,讓資訊流通更加快速,電腦、手機幾乎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一方面這為人類社會帶來便捷,但也因為資訊產品的普遍性、便利性、快速性以及隱匿性等特徵,而有越來越多不法之徒利用科技作為犯罪的途徑,海峽兩岸的詐欺犯罪猖獗便是一例。

本研究運用質性的歷史研究法,透過詐欺犯罪相關的歷史資料,包含官方次級資料以及報紙等文件,依事件發展的過程進行分析與研究。另外搭配訪談法,以彌補一些文獻上較缺乏關注的議題或論述,同時增加本研究的實證性。

本文的研究架構,首先提出研究動機與目的,希冀探討台灣詐欺犯遣返問題的政治或經濟因素,以及提出兩岸詐欺犯罪的產生是否攸關經濟條件背景抑或其他因素?兩岸處理詐欺犯罪做法的殊異及影響,皆為本論文的問題意識。

本文的研究發現為:詐欺犯遣返涉及了政治因素,根據筆者訪談警察與調查官,以及統計資料顯示,馬前總統時期兩岸共打詐欺犯罪機制頻繁,詐欺犯遣送回台者多,蔡英文總統執政至今,兩岸關係冷卻,兩岸共打詐欺的機制停擺,詐欺犯的遣返涉及了兩岸關係不明朗的政治因素;詐欺犯罪的產生攸關經濟因素,在台灣經濟現況不優勢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崛起後,人民幣影響力提升,許多台灣人從事詐欺犯罪而不願依靠勞力賺取金錢,全球化下的經貿流通也加速了犯罪者渠道的流通;兩岸採用傳統結合科技的偵查方式,雖然網際網路有助於警方進行犯罪來源的偵查,但是資訊不足時,要查獲集團仍有很多困難;目前蔡英文總統執政後的兩岸關係黯淡,少了共打犯罪的機會,此為目前打擊詐欺犯罪的弊病的部分;由於兩岸合作打擊詐欺與人員遣返的機制不再運作,所以當台灣的犯罪人被遣送至中國大陸並判刑後,也給予台灣觀察中國大陸刑法判決之方式;本研究建議兩岸談判合作的建立;建立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實質關係;刑度加強並分等級;從小教育; 強化跨國司法合作機制。

 

資料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wa5h9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