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網路詐欺犯罪被害影響因素之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744

中文摘要:

 

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人類享受著此無限的創造天地的此刻,我們似乎也嚐到了其反嗜的力量,在1996年我國經常上網的人數為60萬人,到2006年的六月已暴增到968萬人了,成長了16倍之多,網際網路聯網應用普及率為42%,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它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生活空間,相對的也產生出許多犯罪的「場所」及「機會」。近年來因網路普及率的提升,有人的地方幾乎就少不了犯罪,網路詐欺犯罪的案件日益攀升,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與注意,但是對於網路詐欺犯罪被害的相關研究卻十分貧乏。
本研究資料蒐集方法由專業網路設計工程師將研究工具設計為網路調查問卷,於2008年3月4日至4月14日期間進行正式網路調查。本研究就對象包括二個不同來源,一為網路調查樣本,計有360名(70.7%),由於網路詐欺犯罪被害樣本取得不易,另透過矯正機過尋找具有網路使用經驗或被害經驗之樣本,
本研究的結果支持了社會控制理論、共通性理論、理性選擇理論與日常活動理論,但以「機會」最為直接,如感情聯繫、交友、資料查詢及學習等功能漸漸取代傳統社會控制中的四個社會鍵(附著、抱負、參與、信念),而運動型休閒及遊樂型休閒與各類型犯罪被害均有顯著相關,顯示休閒活動型態可能為少年被害之影響因素。而網路詐欺被害中,往往在其日常生活型態及網路生活型態皆有著關聯性,弱的社會鍵結往往導致網路詐欺犯罪或被害的發生。
反之,就網路詐欺犯罪被害者而言,他們在網路所從事的消費或商業活動某方面也滿足了被害的特性,網路詐欺犯罪者利用被害者想在拍賣網或購物網消費及在網路銀行進行轉帳或投資的「便利性」、交通及手續方面的「立即性」、被害後不想或害怕報案的「免罰性」等進行詐騙。
在如何選擇接觸對象方面,依據本文可得知,一般網路詐欺犯罪被害者如何選擇與犯罪者互動,即被害者認為是在其理性選擇的情形下,選擇其標的物,其認為基於下列幾點原因,如朋友介紹、網友、參考網路評價…,就可避免網路詐欺被害的結果。
日常活動理論中,有動機的犯罪者在現實和虛擬世界能相互對應,有能力監控者的概念是適合運用在虛擬世界中。這些概念與傳統犯罪只是程度上而非本質上的差異,日常活動理論在本文中的解釋力仍是相當高的。
在網路中,其有能力的監控者比現實社會少很多,因為通常上網行為是一種私人的活動,即使同在一個環境上網,我們也很難去干涉或了解。最後根據研究之結果,針對政府、學校、及使用網路之民眾提出相關建議,以期能夠減少網路詐欺被害之數量,達到預防之效果。

 

資料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tq65v6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