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少年犯罪被害恐懼及其因應行為之研究 Fear of crime and cop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669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少年犯罪被害恐懼感及其面對犯罪被害恐懼所可能採行的因應行為。進而探討影響少年被害恐懼感與因應行為的相關因素,以客觀的變項(性別、年齡、社經地位、被害經驗、偏差行為)和主觀變項(犯罪被害風險知覺、犯罪被害嚴重性知覺、環境知覺、自我控制感)來研究犯罪被害恐懼感與因應行為,並且試圖尋找犯罪被害恐懼與因應行為的關連性,瞭解兩者間的影響狀況,是否為一種循環關係。
本研究採用自陳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嘉義縣市國中生,以九十一學年度就讀嘉義縣市的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989份。
研究結果發現:性別是一個重要的預測變項,本研究中女性少年的犯罪被害恐懼感高於男性少年。女性採取避免行為高於男性,採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則男性年高於女性。年級越低,在暴力型與性方面的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年級越低,越會採取避免行為。母親教育程度越低,一般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母親教育程度越低,越會採取避免行為。少年越傾向外控,財產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少年越傾向外控者,越會採取避免行為與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被害經驗越多者,越會採取避免行為、保護行為、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犯罪被害風險知覺越高越高,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犯罪被害風險知覺越高者,越會採取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犯罪被害嚴重性知覺越高,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鄰里失序感越高,一般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鄰里失序感越高者,越會採取保護行為、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偏差行為越高者,特殊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偏差行為越少者,採取避免行為越多;但偏差行為越多者,採取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越多。
避免行為與犯罪被害恐懼感呈現高度相關。採行避免行為越多,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一般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越會採取避免行為、保護行為、加入團體/採報復行為;而特殊型犯罪被害恐懼感越高,則越會採取避免行為。

 

資料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jr4y6t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