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休閒活動與青少年犯罪之關聯性研究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9-05-13
  • 資料點閱次數:741

中文摘要:

 

因此本研究乃就休閒活動影響少年犯罪之情況作深入之研究與探討。藉以了解那些休閒方式、那些休憩場所是不適合少年涉足的,並進一步探討與何種犯罪有關,以提供給警察機關掃蕩不良場所、勸導少年勤務之參考,並提供給政府改善青少年優質休憩環境施政之參考。

壹、本研究的主要結果發現:
一、本項研究屬於非行少年之受訪者選擇的休閒場之偏好說明如下:
(一)非行少年受訪者最常去(超過五次以上)的休閒場所分別是「網咖」(75.6%)、「夜市」(72.4%)、「撞球場」(62.6%)及「KTV」(54.7%),此調查結果與時下社會所「標籤」之青少年不宜進出之場所相符。
(二)超過一半的非行少年過去半年從未去PUB(夜店)及MTV從事休閒活動。去PUB(夜店)並不是非行少年主要的休閒場所,原因在於消費價格偏高以及管理較為嚴格;至於MTV則因為影音科技發達,該行業已趨於落伍而無法吸引青少年前往。
(三)雖然少年會去電影院看電影或者逛百貨公司做為休閒活動選擇的頻率不及「網咖」、「撞球場」等場所,但是從數據中顯示「看電影」及「逛百貨公司」是非行少年經常選擇的休閒活動之一。
(四)廟宇神壇也是非行少年會選擇當成常去的休閒場所之一,其原因應與少年經常參加廟宇神壇「神將團」活動有關。。
(五)至於漫畫(租書)店、飯店或旅社並不是非行少年選擇的休閒場所。
二、非行「少年與『犯罪行為與類型』的實證分析」時發現以「竊盜」、「毒品」及「暴力犯罪」等犯行所佔比例最高。在「暴力犯罪」方面,殺人和傷害都是非行少年暴力犯罪的大宗;在「竊盜犯罪」方面,以機車竊盜案件為最高,其次為一般竊盜犯行。在「毒品犯罪」方面,以吸食搖頭丸、K他命、搖頭丸、安非他命為主,而搖頭丸與K他命是近年來青少年聚會容易取得的管制藥品,成為本研究顯示的主要吸食毒品類型。
三、在進行「非行少年與『偏差行為』的實證分析」時發現:非行少年多有抽煙、喝酒或嚼檳榔、無照駕車且飆車的不良習慣;且深夜遊蕩、逃學是多數非行少年常有的生活經驗。
四、少年在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與時間的選擇、休閒阻礙、偏差行為、對台北縣休閒滿意度和休閒需求間,會因性別、學制、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之不同,多數呈現出差異情形。
五、將少年休閒同儕、休閒阻礙各分為高、低兩組,與其他休閒活動相關變項之分析整理如下:
(一)少年是高休閒同儕組者,其休閒阻礙的程度比較低,反之亦同。
(二)高低休閒同儕與高低休閒阻礙少年,對休閒活動選擇排序的差異性不十分大,多對於電視、多媒體網路有高度選擇跡象。
(三)高休閒同儕、低休閒阻礙的少年傾向選擇較晚的時段從事休閒活動。
(四)低休閒同儕關係、高休閒阻礙的少年,其偏差行為的程度較大。
(五)高低休閒同儕關係與高低休閒阻礙有差異,在對台北休閒滿意度上面未達到顯著性。
六、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與休閒相關變項之差異性分析整理:
(一)一般少年相較於非行少年,其休閒同儕關係較為緊密;選擇休閒的時段較早;休閒阻礙程度較低;偏差行為也較低;然對台北縣休閒不滿意的程度也較高。且統計分析結果均達顯著差異性。
(二)以描述性分析「休閒活動選擇」與「少年休閒期待與需求」後發現,一般少年選擇的休閒活動傾向社會認可為正當的休閒活動,而非行少年選擇的休閒活動與場域確實偏向社會負向標籤的活動;休閒需求也呈現部分差異。
七、本研究主要休閒活動變項之相關性分析整理:
(一)休閒同儕關係愈高的少年:少年愈傾向於深夜從事休閒活動、休閒阻礙愈低、偏差行為愈高;反之亦同。
(二)選擇休閒時段愈早的少年:休閒同儕關係愈低、休閒阻礙程度愈高、偏差行為愈低;反之亦同。
(三)休閒阻礙程度愈小的少年:偏差行為愈高;反之亦同。
(四)偏差行為程度愈嚴重的少年對臺北縣休閒滿意度愈低,然相關性很小。
貳、提出建議:
一、對少年休閒福利政策之建議:
(一)規劃以需求為基礎的少年休閒政策
(二)結合民間資源推展少年休閒福利服務
(三)社區化的休閒活動舉辦模式
二、對實務運作之建議:
(一)父母應破除升學第一、休閒無用論之迷思
(二)警政方面應加強特定休閒場所之巡邏與規範
(三)教育方面應落實休閒教育
(四)休閒專業人才與輔導網絡的建立

 

資料來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9zr33s

回頁首